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指南明确提出,鼓励自动驾驶车辆在封闭式、条件相对可控的场景内开展公交、出租运营。
设置“鼓励”“审慎”“禁止”三种层级技术政策
与此前的相关政策文件相比,这份指南在自动驾驶的商业应用前景上给出了一些思路,并设置了“鼓励”“审慎”“禁止”三种层级的技术政策。
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该指南作为国家部委层面即将出台的自动驾驶“运输安全服务”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它的出台背景与各地正在密集推动的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有关。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认为,这份指南的出台与智能网联汽车立法的进程加快有着紧密的关系,“特别是8月1日,深圳的智能网联汽车条例实施,也就意味着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的车辆,可以生产并拿到牌照,那么下一步市场肯定要考虑如何在运输领域进行应用。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出台相关的标准,明确如何保障安全也就非常重要了。”
指南与目前通行的各类规定相似,也是将“自动驾驶汽车”分为三类: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指南中对于经营者资质与车辆安全性能、保险投保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从事运输经营的自动驾驶汽车还应当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及保险金额不少于500万元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客运的自动驾驶汽车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承运人责任险。
此外,指南还提出,运输经营者在制定运输安全保障方案时,应当明确自动驾驶汽车运行线路远离学校、医院、大型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在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时,应当按规定停止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运输经营活动。
■ 声音
顾大松认为,这份指南属于交通运输部层面的一个安全指引,相当于技术导则,秉承着安全优先、审慎发展的态度,起到倡导行业发展方向的作用。
王先进认为,对于“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活动”和“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经营活动”分别采取“审慎”与“禁止”的态度,体现了指南的安全底线原则。王先进表示,安全保障是这份指南特别强调的一项内容,明确运输经营者应当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运营安全管理制度,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运输安全保障制度,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顾大松坦言,目前所谓的自动驾驶车辆主要还是量产车经过后期改装的车辆,通过加装软件、硬件的形式使其具备自动驾驶的能力,严格来说,还不能称其为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车辆”。各地推行的商业化试点更多也只是一种宣传策略,企业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需要让投资者看到这种自动驾驶汽车的应用前景。但是理性来看,所有的测试应该是围绕产品研发来做,以论证不同技术的可行性,形成科学结论。
<p id="wj7GVzOBYc2SmjdT"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font-size:18px;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400;word-spacing:0px;white-space:normal;orphans:2;widows:2;font-variant-ligatures:normal;font-variant-caps:normal;-webkit-text-stroke-width:0px;text-decoration-style:initial;text-decoration-color:initial;"=""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padding: 0px 0px 20px; border: 0px; font-variant-numeric: inherit; font-variant-east-asian: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line-height: 30px;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vertical-align: baseline; list-style-type: none; max-width: 100%; float: left; width: 700px;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text-indent: 2em;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量产车的前提,是需要把地方标准或者国家标准制定好。此后才能讨论运营管理中的问题,比如自动驾驶的网约车需要何种运输证件,在不同的运输领域应该选择哪种自动驾驶车型,以及事故责任的划分等内容。”顾大松表示。